朝鲜在上个月为“崔贤”级驱逐舰的第二艘舰艇进行了下水,并正式将其命名为“姜建”号,这一突如其来的决定让人感到惊讶。在舰船恢复直立的过程中,情况与预期完全一致,且引发了众多观察者的高度关注。看起来,在朝鲜的建造理念中,对传统意义上的“舾装”程序并不特别重视,这一过程似乎只是一个可选的步骤。这艘船经过简单的扶正以及修复一些可能受损的部件后,便宣布成功下水。
当我看到相关的照片时,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许多疑问:这艘战舰的下水竟然保持如此完好的状态?仅仅将其扶正所耗费的时间就不少,尽管倾覆时很可能没有对龙骨等重要部件造成损害,但在完成必要的检查后,依旧应该进行舾装程序。但是,从这些图片来看,舰上的雷达和武器系统都已经完备,这一切的发展速度让人感到震惊。
对这一现象的唯一解释或许是,在下水之前,所有设备都已经在船台上完成了安装。当然还有另一种解读,先前提到的前两艘“崔贤”级驱逐舰可能根本没有主机,或者安装了却未能点火,这些主机可能被预留到将来的某个时刻使用。不管怎样,这种下水的速度很难用“神迹”来形容,实际上这严重违背了正常的建造流程,几乎无视了科学的进度规律。
展开剩余66%显然,这艘驱逐舰的建造旨在满足特定需求,几乎完全忽略了基本的舾装流程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艘二号舰在经历倾覆事件并扶正后,仅仅几天内便悄然举行了下水仪式。结合第一艘舰艇的情况,可以推测,或许该舰不久之后就会进行舰载垂发导弹的水面试射。
然而,我们几乎不可能见到任何关于其在水面高速行驶的画面。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影像出现,那无疑将被视为建造的奇迹。下水不仅意味着电侦系统、武器装备等一系列设备的安装,而且主机也可能顺利实现并机点火。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快速建造模式,看似为全球航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。然而,从个人角度来看,这艘舰艇可能仍然是一艘低速自主航行的浮动导弹发射平台。
对朝鲜而言,这一成就是不小的进步,毕竟他们并不打算与大洋强国争夺海上霸主地位。现阶段,对于其南方邻国而言,这样的武器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威慑力,更不用说之前曝光的巨大战略核潜艇,那才是真正的毁灭性武器。
毫无疑问,朝鲜能够凭借自身实力建造出超五千吨的现代化驱逐舰,已是重大进展。不论从外形还是设计理念来看,这艘舰艇皆是朝鲜自我建设能力的体现,并能够在水面上发射垂直导弹,展现了作为“盾舰”的潜力。至于未来能否实现大规模生产,才是关键,至少我们可以期待改进型的出现。如果这一切最终只是一场空,那么很可能在舾装环节上确实省略了不少步骤。
总而言之,倾覆后迅速举行下水仪式的安排,实际上是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的。只要能够在水面上漂浮,无论是否受到结构性损坏,这些似乎都不算什么大问题。而且,听说这一切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,实际只用了二十多天,这不得不让我感叹,这种建造速度,实在让人折服,令人十分震撼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机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